肛瘺,是一種常見的肛腸疾病,它主要由肛管或直腸周圍的膿腫破潰或切開引流後形成。一旦患上肛瘺,很多患者會心存僥倖,希望它能自行痊癒,然而事實往往並非如此。
肛瘺的形成通常始於肛周膿腫。當細菌侵入肛腺並大量繁殖,引發炎症,進而形成膿腫。膿腫若未得到及時、有效的處理,自行破潰或經切開引流後,膿腔逐漸縮小,但由於膿腔壁纖維化、引流不暢等原因,就會形成一個從肛周皮膚通向肛管或直腸的異常管道,這便是肛瘺。
肛瘺自行癒合的可能性極小。這是因為肛瘺的管道結構特殊,其外口位於肛周皮膚,內口則在肛管或直腸黏膜處。管道內常有分泌物不斷產生,這些分泌物包含細菌、壞死組織等。即使外口暫時癒合,由於內口持續有感染源存在,分泌物無法順利排出,很快就會再次引發感染,導致外口重新破潰,形成新的膿腫,如此反復,難以自愈。而且,隨著病情遷延不愈,肛瘺還可能變得更為複雜。原本簡單的肛瘺可能發展為複雜性肛瘺,瘺管數量增多,走行更為曲折,增加治療難度。
長期不治療的肛瘺,還會帶來諸多嚴重後果。由於肛瘺會反復流膿,導致肛周皮膚長期受分泌物刺激,出現瘙癢、濕疹等情況,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。此外,長期慢性炎症刺激,會使局部組織反復受損,增加癌變風險,雖然這種情況相對少見,但一旦發生,後果不堪設想。
當發現自己患有肛瘺時,務必及時就醫。目前,手術是治療肛瘺的主要方法。手術的關鍵在於準確找到並處理內口,切除或切開瘺管,以促進癒合。常見的手術方式有肛瘺切開術、肛瘺切除術、掛線療法等,醫生會根據肛瘺的類型、複雜程度等因素選擇合適的手術方案。
肛瘺基本無法自愈,拖延只會使病情惡化。及時治療,選擇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法,才是擺脫肛瘺困擾、恢復健康的正確途徑。患者切不可因害怕手術或抱有僥倖心理而延誤病情,以免遭受更多痛苦。